跳到主要內容

笨港口港口宮

創建年代:清康熙二十三年(西元1684年)

沿革簡介:肇建之初為草廟,取名為「笨港口天后行宮」。

清嘉慶十六年(西元1811年)重建成磚瓦結構。

清同治十年(西元1871年)更改宮名為「港口宮」。

清光緒三十年(西元1904年)以咾 口古石重建。

民國三十七年動土奠基重建,並於民國四十八年舉行建醮祈安大法會。

民國九十四年動土重建凌霄寶殿、天上聖母殿、觀音佛祖殿,預計十年完工。

笨港口港口宮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9838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台北市關渡宮

創建年代:康熙五十一年(西元1712年) 沿革簡介:相傳關渡宮香火源始自清世祖順治十八年間(西元1661年)。康熙五十一年(西元1712年)建「天妃廟」。 康熙五十四年以瓦整修,諸羅知縣題匾「靈山」。期間歷經多次整修,於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年(西元1897年)第五次整修遷移現址。民國四十二年重建關渡宮,也奠定了今日之莊嚴輝煌的外貌。 關渡宮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4267

敦和宮

創建年代:清嘉慶二十一年(西元1816年) 沿革簡介:宋高宗建炎元年(西元1127年)供俸玄壇元帥於南京考試院。 清嘉慶二十一年三月李元光與十位鄉親商議募款籌資以興建敦和宮。 清光緒十年(西元1884年)廟宇毀損嚴重,遂予以重修。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舉行新宮開工典禮,歷經三年完工,並於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(農曆十一月初五)舉行新宮入火安座大典。 民國八十九年四月十八日(農曆三月十四日),為全世界最大尊高達一六二尺的趙天君財神爺銅像,舉行開光大典。 敦和宮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6486

南鯤鯓代天府

創建年代:明末清初(約為西元1662年) 沿革簡介:南鯤鯓代天府創建於明末清初,位於台南市北門區,是台灣王爺的總廟,奉祀李、池、吳、朱、范「五府千歲」,俗稱五王。因為創建於台灣開闢期間,所以又稱為「開山廟」。 西元1817年至1822年,歷經五年於現廟址進行二次建廟。日治大正十二年(西元1923年)於原址擴建,昭和三年(西元1928年)竣工,也就是今日之「南鯤鯓代天府」。民國七十四年內政部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。 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一月「南鯤鯓代天府」籌劃約半世紀的凌霄寶殿完工。動用一萬零八百兩黃金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鎮殿之寶──純金玉旨,高六.六公尺、寬兩公尺、厚六十公分。並於十一月十五日舉辦入火安座大典。 南鯤鯓代天府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665

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公

創建年代:乾隆三十四年(西元1769年) 沿革簡介:清朝道光十三年(西元1833年)因大地震而全毀遂進行第一次重建,光緒二十一年(西元1895年),日軍在進入三角湧之後,該廟遭到焚燬,在明治三十二年(西元1899年)進行第二次重建。 二次大戰結束後,三峽祖師廟歸回三峽鎮所有,由當時代理的三峽街長美術大師李梅樹接管。而後進行了第三次的重建計畫,民國三十六年三月九日(農曆二月二十七日)卯時,三峽祖師廟重建工程破土,正式開啟了此次浩大冗長的重建工程,整個工程歷經六十餘年,至今雖然尚未完工,但早已經有了「東方雕塑藝術殿堂」的美譽。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公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4637

北投慈后宮

創建年代:大正七年(西元1918年) 沿革簡介:日治時代陳傳先生,於大正七年,雕塑天上聖母神像乙尊,暫借當時辜顯榮先生的田寮作為奉祀廟堂。昭和七年(西元1932年),大籬笆莊鄉紳陳振榮先生題匾額「慈后宮」。 民國五十五年,前殿改建落成,成為北投地區最主要的宗教信仰聖地。民國六十年,擴建後殿為二層樓,於民國六十四年落成。因為該宮所在舊地名為大籬笆,又被稱為大籬笆慈后宮或「北投媽」媽祖宮。 北投慈后宮 http://www.baibai.com.tw/view-temple.asp?com_ser=4270